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视点 > 洛阳试水平价商店引发市场冲击波
思想视点
洛阳试水平价商店引发市场冲击波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河南财经网   时间:2012/8/31 9:54:07 郑州营销策划

8月29日,洛阳市政府召开第18次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的《洛阳市关于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稳定市场价格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洛阳市今年将试点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以后每年至少建设50家;至2015年,洛阳市将逐步实现城镇居民大中型社区周围6平方公里以内有1家以上固定或流动平价商店,平价商店的经营种类将逐步扩大到药品等日常用品,最终形成覆盖城乡的平价商店网络。

届时,居民在这些平价商店购买蔬菜时,将享受到低于当地市场均价15%以上的实惠。同时,洛阳市有关部门给平价商店经营者提供了相关扶持政策。

平价商店由政府用优惠措施推广是否破坏市场公平?政府干预市场是否有违市场规律?平价商店如何存续下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农超对接”让老百姓享实惠

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要经历“收购商”“农贸市场”、“超市”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价,使得菜价居高不下,蔬菜到了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要翻几个筋斗。

“要让老百姓真正买到平价菜,就要砍掉繁冗的流通环节。”据洛阳市发改委物价办价格调控科李晓建介绍,今年洛阳市将试点建设“平价商店”。一种依托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销对接 ”设立的蔬菜直销店、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平价专营区和平价商店等都可以叫做平价商店。 这种商店主要经营的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水果以及肉、粮、油、禽、蛋等。建平价商店的目的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农产品从田头到商店的路线“裁弯取直”,只有一步之距,以降低终端价格。

在平价商店日常经营中,当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时,平价商店里的蔬菜、水果类单个品种的销售价格将比当地同类同区域市场相同品种、规格、等级产品的均价低15%以上,而粮、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单个品种的销售价格将比当地同类同区域市场相同品种、规格、等级产品的均价低5%以上。

当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时,平价商店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将高于市场平均收购价格,销售价格应不高于市场平均销售价格。

在市场价格相对平稳时期,平价商店经营者应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销售农副产品,引导市场价格正常运行。

有关部门将以合同方式明确平价商店经营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同时给予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信息服务,引导平价商店发挥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在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或下跌时期,政府将启动市场价格应急调控预案,按要求稳价销售,发挥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政府培育扶持市场是否有违公平?

为了保障平价商店可持续发展,洛阳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扶持平价商店建设的相关政策。

开办、经营平价商店的商户,都将享受应有的补贴。比如,对新开办的平价商店和已建成运营的平价商店,按规定统一进行店面招牌和标志等升级改造,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次性每平方米200元的补贴,补贴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

在农副产品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有关部门也将给予“应急补贴”。此外,平价商店还可享受一些有关价格和税费的优惠政策。

对于以上优惠政策,洛阳市将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平价商店建设,即市县各级每年应将不低于当年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总额的15%列入年度预算,用于支持平价商店建设。

上述做法虽然对平抑物价起到了作用,但也引来了一些争议:政府培育扶持平价商店是否有违市场规律?造成不公平竞争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百姓对这项举措几乎都大加赞赏。但部分商户有不同看法。洛阳市西工区鲜花蔬菜商铺一李姓负责人说,平价商店能拿到政府大量补贴,实现商品低价,并以此优势来与市场中的其他经济主体竞争,这会不会影响没有条件开办平价商店的商户的利益呢。

对此,李晓建介绍,这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建平价商店选址很关键,应尽量避开同类市场。平价商店正常运营一年后,在生产或季节性等原因可能引发价格上涨期间(暂定为每年冬春两季),平价商店按规定的降价幅度进行销售,政府按规定标准给予经营补贴;在价格相对平稳时期(暂定为每年夏秋两季),政府按减半标准给予经营补贴,平价商店应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相应幅度销售商品,引导市场价格正常运行。平价商店的市场主导作用,将会相对平衡与周围市场的利益。

李晓建说,建设平价商店的核心思想是引导直销,降低菜价,减少流通环节,最终实现大部分商店都直销的目的,到那时,政府就有可能退出补贴市场。

商家和消费者将实现共赢?

平价商店将统一使用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节徽(红红和丹丹)作为平价商店图案标志,通过定期公布平价商店的地址、经营品种、价格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群众生活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主管部门将会对平价商店经营品种、价格、质量、稳价安民义务履行等方面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及绩效评估。考核与经营补贴直接挂钩,考核合格的,按得分比例进行补贴,特别优秀的按不超过平价商店营业额的10%给予适当奖励;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及时取消相关扶持政策。

按照规定,平价商店经营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在经营场所面积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生产企业在社区开设的直销门店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平方米,其中蔬菜经营面积不低于60%;在居民住宅小区因各种因素制约设立平价商店的,经营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超市或商场内设立的平价农副产品专营区,经营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单独设立的平价农副产品综合性商店,经营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产地蔬菜批发市场经营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蔬菜区经营面积不低于市场总营业面积的80%。

其次,要求商店实行产销对接:经营者自己联系产品生产基地,并与之签订产销协议;或者产品从生产基地直接由现代物流企业统一配送;或者经营者既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又开平价商店,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李晓建说,下一步,洛阳市政府将扶持一些物流企业来运送平价商品,还将重点培育一些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保证市场供应。

最后,经营者应根据经营场所面积大小来经营配套商品,承担稳价惠民义务。

这样,“农超对接”取消了批发市场零售环节,节约了经营成本,再加上政府补贴,经营者才能保证其平价商店价格优于当地市场价格,而又能保证企业有合理的利润。

平价商店到底能走多远?

平价商店作为稳价安民举措的新鲜事物,需要依靠什么机制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呢?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认为,现在物价上涨那么厉害,政府在这时候推出平价超市,对消费者无疑是个很好的消息。“产销对接”,再加上政府补贴商店经营者,从而导致价格优势,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就相应加大,这对生产者也是个很好的消息,生产者不再为销路而发愁。

但在赞赏的同时,也有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首先是食品安全方面。席升阳说,平价商店的产品价格越低,就越令人担心它的质量,质量监管能否到位很关键。以前,洛阳市也曾多次推出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的活动,比如“菜农直接进小区”活动,可是蔬菜质量却不怎么样,慢慢这种活动就少了。

其次是看政府补贴能否及时到位。

最后,要考虑到这个模式的运行持久性怎么样?如果供需不匹配,监管不到位,补贴措施落实不及时,就难免使得看似非常好的措施没有发生实质效用。

因此,席升阳认为,政府补贴不会违背市场公平,因为其他没参与者为了发展,会推出相应的措施。建设评价商店模式是很好,但应避免昙花一现,形成“媒体效应”,如何探索有效可持续发展模式,令这样的惠民政策能长久发展下去,是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据悉,即日起符合平价商店条件的经营者可向洛阳有关部门报名参与,开设社区蔬菜直销店的经营者向洛阳市商务局报名,联系电话63300025;其他形式的平价商店经营者向洛阳市发改委报名,联系电话63913027。

特别提醒的是,试点建设期间,水果暂不列入平价商品销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