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视点 > 向伦敦奥运学定价
思想视点
向伦敦奥运学定价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市场部网   时间:2012/6/25 9:56:52 郑州营销策划
伦敦奥组委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给800万张门票定价,能够同时满足26项体育赛事的均衡观众数,达到营收和观看率目标,还要坚持奥运会的社会目标:让奥运会成为每个人的运动会。

为 完成之一目标,伦敦奥组委采取了我们称之为“价值分享”的方法来定价。所谓“价值分享”是指企业应当超越那些干巴巴的数字——虽然还是有关联,但已远远不 够——并认识到把他们获取收入的方式人性化,可以为他们打开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之门。这就意味着把顾客看作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伙伴——这是一种合作,能够增 加顾客的粘性,并更好理解他们想要的价值以及他们希望公司如何提供这些价值。这对公司和顾客来说是双赢的。

通过研究2012伦敦奥组委的定价过程,我们发现了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采纳并获利的5条定价原则:

聚焦于关系,而不是交易

奥组委认识到他们处在复杂的关系网中——与英国政府、英国公众、国际奥委会等等———而票务是所有者有关系中最显眼的领域。正如一位委员所说,票务占奥运会收入的20%,但如果做得不好,会给组委会带来80%的烦恼。

解 决方案是把顾客看得远比他们的钱重要。首先,组委会增加了许多运动项目的票价层级,这样能让一些票价足够便宜,但仍能完成销售目标。第二,为年轻观众提供 了“按你的年龄付费”的定价计划,以及60岁以上老人的折扣票。第三,开幕式,奥组委定了最低价20.12英镑和最高价2012英镑——这里面的象征意义 非常明显。最后,组委会设置了严格的“无免费票”政策,避免了前面几届奥运会由免费票带来的公众愤怒。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举措就是在说:“我们在为你考 虑。”

主动

考 虑下组委会不把受欢迎项目(如游泳)门票和那些不怎么热门项目(如跆拳道)的门票捆绑销售的决定,(以往奥运会这种做法常见。)尽管捆绑销售可以提升收 入,它也会给消费者增加负担,同时未必能帮忙把观众席填满。事实上,过去的经验证明,许多买了捆绑门票的人就让那些非热门比赛的门票浪费了。

为 避免这一问题,伦敦奥组委让每一个项目的门票都分开销售,并制定了26种不同的定价方案,详细说明这些门票应当如何推广,并在适当的市场销售。但有趣的 是,伦敦奥组委确实把公共交通费捆绑进了门票价格中,以便缓解场馆周边的道路交通压力。通过这样的主动定价,组委会不鼓励一种行为(不去观赛),而鼓励另 一种行为(使用公共交通),给观众和赛事都带来好处。

重视灵活性
组 委会不得不在比赛的一年半前,在他们对需求有清晰了解前,就给所有赛事定价。为了管理这种不确定性,组委会增加了赛事门票的层级,但并没有给每一层级分配 固定数量的座位。但是,它承诺那些多付钱的人可以有更好的视野。2011年春天,组委会组织了一次在线投票,调查观众对不同赛事愿意花多少钱看。这就让组 委会能基本了解每一个价格点的需求,并相应分配座位。通过不对每个层级预设座位数,组委会就有足够的灵活性去满足真正的而不是预期的需求,从而带来更多的 销售和更满意的顾客。

提倡透明度
因 为是在英国,组委会明白它的行为必须接受最严格的公众监督。在定价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避免负面的媒体报道。因此,从很早开始,组委会就持续地向消费者 和媒体发布票务工作的规章和流程,票务工作时间表中的几个重要日期,每一个项目的价格层级,可供售卖的票数,给赞助商的票数以及给公众的票数。至今,这些 努力大体上是成功的。

管理市场的公平标准
问问伦敦人,大部分都会说他们有权以合理的价格去看最想看的比赛。毕竟,他们为奥运相关建设出了钱,还忍受了建设期带来的不便。但是,并不是每个想要看某一场比赛的人都可能能拿到门票,而且有些票子定价貌似不合理。

奥 组委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来管理这些和其它一些预期。首先,从票务工作开始之时,奥组委就重点宣传“按你的年龄付费”的计划以及老年人的折扣票,还有会以 20英镑或低于30英镑的价格出售的门票。是的,会有一些很贵的门票,英国的媒体肯定会发出些不合谐声音,但是组委会希望公众了解,没有那些贵的门票,便 宜的门票会更少。第二,组委会拒绝了任何把需求量达的门票进行拍卖或在二手平台溢价出售的建议。相反,票子分配通过简单的抽签来决定,更加深了没有对谁优 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