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视点 > 鸡蛋与梦想 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创跨界营销案例
思想视点
鸡蛋与梦想 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创跨界营销案例
作者:管理员    文章来源:吉林新闻网   时间:2012/5/17 8:52:34 郑州营销策划

广告业的战争,从来都是以占据人们的头脑为目的,试图影响顾客的偏好;公关的传播,则是以吸引眼球为手段,达到影响口碑占有率的目的;促销的推进, 则是以赤裸裸的“利诱”最常见,让顾客采取行动。而山东卫视《天籁之声》的鸡蛋营销,则创下了跨界营销的经典案例,以一个小小的鸡蛋,实现了营销的混搭。

         混战:娱乐节目的营销秀

传统电视营销市场的困境主要表现有: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垄断盛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互相竞价竞争不当等。近年来,娱乐选秀节目可以说是一哄而起,跟风严重,市场已经由基于先发优势的垄断独占,变成了完全竞争,用白刃战来形容也不过分。

于是,为了抢占眼球,各大选秀节目不惜“破尺度”运作。广告、公关等传统运作方式几乎已经穷尽,甚至不惜以制造低俗、庸俗、恶俗的话题来进行疯狂炒作,被国家主管部门点名批评。

某综艺节目有一期请来了李心洁,在节目的拍卖环节中,一位男观众高价拍得李心洁为他洗澡的机会,该男生在众目睽睽下脱得只剩一条短裤,进入事先准备好的浴池内,由李心洁为他洗头擦背。

在某“真人秀”节目中,参赛选手比拼勇气,当场吃虫子、蚯蚓,更有节目,以“向嘉宾泼馊水”等方式,刺激观众感官。关咏荷在南京录节目时,被锁在一个漆黑的大箱中,旁边站着一头大黑熊,无法打开门逃生的关咏荷尖叫连连,直到吓晕才被放出来。

 而即便电视台如此卖力作秀,营销效果依然是半生半死。而近日,某鉴宝类节目中的“干爹赝品门”就被网友质疑为炒作,女嘉宾被网友爆料称只是“友情出演,与我无关”。央视媒介分析总监袁方博士“现在很多节目造假得特别多,都是托,都在演戏,电视台为了增加娱乐性,就像在办娱乐节目。”他认为,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要编造一些故事无可厚非,但节目中如果充斥着那些都是人工加工过的故事,就太过功利,“长久会造成观众对电视评价低,对电视节目产生怀疑”。 

破壳而出的鸡蛋:令人眼前一亮的鸡蛋营销

日前,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节目却进行了大胆而正面的营销创新。在广州、西安、武汉等地打出“鸡蛋营销”牌,令人眼前一亮。

原来,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作为2012年获得国家许可的选秀节目,倡导纯粹音乐的理念、回归音乐本质,启用“盲眼选拔”,即评委们完全依靠选手的声音来决定其是否晋级。以保证至纯至真的音乐选拔,为真正有实力的选手,提供公平的选秀平台。

 为了传递山东卫视《天籁之声》“蛋生最美声音,孵化音乐巨星”的内涵。山东卫视特选择了“鸡蛋”这样一个具有“蛋”(谐音同诞),“孵”特征的载体,在全国广州、西安、济南、成都、杭州、长春六大赛区下了一场鸡蛋雨。

在这场鸡蛋营销中,鸡蛋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营销载体。这些鸡蛋,无一例外的都贴着山东卫视《天籁之声》的标签,正面是:“天籁之声 山东卫视•华彩巨献”,反面是:“蛋生最美声音,孵化音乐巨星”,另外有号召用户参与微博的信息。

我们知道,创新中有一种叫做组合创新。当鸡蛋和选秀节目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物,被山东卫视拉到一起,就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效应,实现了几何级数的爆炸传播。

从营销投入来看,6万枚鸡蛋,投入不到6万元,但直接人群却到达了真实的6万人,且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在接受到这枚“天籁之声鸡蛋”后,平均下来 会对5个朋友谈论此事,因而进而放大影响,实现了30万人的影响,而通过媒体报道,“鸡蛋营销”的效应进一步放大,通过新闻、微博等涡轮放大,形成了“传 播的螺旋”。

         跨界营销:支点与杠杆最为重要

山东卫视《天籁之声》此次跨界营销,可以说是成功的创新。究其根本,支点和杠杆最为重要。

所谓的支点,也就是品牌的支撑。山东卫视用鸡蛋的“孵化”和“破壳而出”的特性,巧妙的传递了“最美声音”即将破壳而出,“孵化”音乐巨星的品牌内涵,两者完全保持一致,因此可谓品牌上的妙笔生花之作,毫无生硬笨拙之感。

 其次,其杠杆也是十分有力。从其传播途径来看,选择了学校、写字楼、公园、商场。可以看出,其对受众族群有着严格的区分,主要涵盖参赛选手的学生、白领等年轻人群。

         而鸡蛋营销这一新鲜的营销动作,则引起了参与者的好奇与二次传播举动。如在派发现场,引来路人纷纷围观,有人行色匆匆拒绝接受,有人欣然接过鸡蛋表示感谢,还有人怀疑鸡蛋的真实性,再三确认:“是生的还是熟的?可以吃吗?”
         鸡蛋的贴纸毫无疑问是广告;参与者在吃之前好奇和怀疑,具备新闻性,在吃之后变成了感激,“吃人的嘴软”,纷纷上微博分享,典型的促销行为。 山东卫视《天籁之声》鸡蛋营销将广告、公关、促销完美结合到了一起,是值得营销界和传媒界关注的2012营销案例。